亲子阅读小故事30字,亲子阅读中,孩子只爱听故事不爱自己读书怎么办

亲子阅读小故事30字


1、亲子阅读小故事30字


亲子阅读小故事:


在1个美丽的森林里住着老鼠1家。1天小老鼠鼠鼠出去玩,鼠鼠看见1只猫,那时侯鼠鼠不知道猫是什么,鼠鼠拍了拍那只猫问:“你叫什么?”猫说:“我叫咪猫。”猫又说:“我看你很像明星,我就请你到咪猫音乐厅玩吧。”鼠鼠听了1蹦3尺高说:“我能不能把我的爸爸和妈妈1起带上。”咪猫说:“我很欢迎你们1家。”


晚上鼠鼠1家来到了咪猫音乐厅,鼠鼠看见咪猫高兴地说:“现在我们干什么呢?” 咪猫说:“你们只用把眼睛蒙上就可以了。”


鼠鼠1家把眼睛蒙上了。过了1会儿,鼠鼠听见1个声音,鼠鼠马上把布拿掉,1看它的爸爸和妈妈被咪猫吃了,鼠鼠提心吊胆地往外走,咪猫看见了问:“你往哪去呀?”鼠鼠说:“我准备回家,因为你把我的家人都吃了。”咪猫说:“我才不吃老鼠呢,老鼠又臭又脏。”这时,鼠鼠对咪猫的话才半信半疑,它又进了咪猫音乐厅,咪猫不想再让鼠鼠跑了,咪猫就把门关上了,咪猫向鼠鼠1步步地逼近,鼠鼠想逃跑,但是门被锁上了,这回鼠鼠可逃不掉了,咪猫1扑,鼠鼠吓地昏倒了。咪猫以为鼠鼠死了,就不理鼠鼠了。鼠鼠醒来1看咪猫不见了,它就飞快的跑回了家。


从此鼠鼠再也不听别人的花言巧语了。



2、亲子阅读中,孩子只爱听故事不爱自己读书怎么办


亲子阅读,顾名思义,是在阅读过程中要有父母和孩子双方的互动。孩子能够静下来,倾听父母绘声绘色的讲故事是亲子阅读的初级阶段,也是孩子阅读的第1阶段,通过耳朵和眼睛大量的吸收绘本的内容。


其实亲子阅读的这个阶段,有点像孩子学说话。2岁之前的孩子几乎是说不成句的,这是语言的“静默期”消森答,其实他们从出生起就在不断的吸收来自妈妈爸爸的语言,通过声音和情景的结合来理解语言的含义。到了语言“爆发期”,可能是1个月两个月,孩子春游的语言表达突然如雨后春笋般爆发,很多感觉没有教过的词汇都能表达,这就是语言“爆发期”。



所以,面对只爱听故事不爱自己读书的孩子,父母们不要着急,能做的就是默默付出,静待花开。


但是,还是有1些方法可以引导孩子的主动阅读能力的。


第1,在亲子阅读过程中,要注意与孩子的互动。


比如,绘本阅读的内容其实不仅仅限于画面上的那简简单单的1句话的,绘本本身就是很开阔的。比如说,大名鼎鼎的《我爸爸》,其中讲到“我爸爸什么都不怕,连坏蛋大野狼都不怕”,讲到这里你可以和孩子说:宝宝,你仔细拿慧观察下,在森林中还有什么呢?啊,你能告诉妈妈吗?……哦,太棒了,是3只小猪和小红帽。这只是举例,依据自己宝宝的性格,在亲子阅读中和他互动起来,让他们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。


第2,绘本的选择要依据孩子的年龄,要选择与年龄段相关的书籍。



3、蜗牛故事亲子阅读读后感怎么写?


读后感是谈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,要用切身体会,实践经验和生动的案例来说明从“读”中悟出的道理。因而,读后感中既要写“读”,又要写“感”,既要叙说,又有必要说理。叙说是谈论的根底,谈论又是叙说的深化,2者有必要联络。读后感以“感”为主。要适当地引证原文,当然引证不能太多,应以自个的言语为主。在体现办法上,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,谈论时应重于剖析说理,案例不宜多,引证原文要简练。在结构上,通常在最初归纳式提示“读”,从中引出“感”,在侧重表达感触后,结束又回扣“读”。



4、1岁~2岁幼儿用的亲子阅读的小故事,哪里有?请介绍我1下。


小熊宝宝绘本,是1套的,在当当网上买,15本。不到50块。图画很漂亮,可爱,我家孩子很喜欢。最适合1岁到两岁亲子读。



5、幼儿亲子阅读小故事简短【10篇】




6、亲子阅读魔鬼面包故事读后感


亲子阅读读后感——母亲篇


自从女儿上了小学,,孩提时代看小人书的感受又1点1滴、慢慢拾起来了。每晚,与女儿1起阅读图画书、1起朗读拼音读本,每天都会有点收获,或是发现她的1些心思、1些爱好、1些感悟,亦或是觉得拼读又顺了些、识字量又多了些。


都知道阅读有很多很多作用,可以开拓孩子的想象力、启发孩子的思考力、提高孩子作文的语感、培养孩子情商……学前暑假里,就到处请教那些阅读做得比较好的同学家长,是如何培养阅读能力。记得刚开学,第1次家长会,我就很着急的问李老师:“如何提高阅读能力?如何引导孩子阅读?”老师的回答是:“多亲子阅读,多讲故事,贵在坚持。阅读的功效不是那么立竿见影的,是潜移默化的,靠1点1滴的积累。”


如何让孩子爱上图书,自发地、主动地阅读,这是亲子阅读第1重要的事。陪伴孩子看图画书,不要老是唠叨、机械式的提问,而要如何引导、启发。至于如何理解图画书的内容、意义,说实在我认为见仁见智,个人理解都不1样。刚开始,我不断纠正、灌输孩子对图画书的理解,但慢慢的觉得我错了,因为不同的年龄、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经历、不同的环境,都有不同的理解,每个人都可以去揣摩图画书中的奥妙。对图画书的理解,不应该只有1个标准,不应该像数学公式1+1=2那样,每个人的理解是不1样的。我应该是如何引导她去理解,而不是灌输她,应该是让她自己去发现、去理解。


陪伴孩子阅读的过程中,我自己也收获颇多。读到《愿望树》很有感触。绘者用那淡淡的水彩色激起了我们的向往,1会儿是蔚蓝的天空、绿色的草地,好清新开阔;1会儿是熊妈妈营造的温暖的面包黄,好温馨的感觉;1会儿又换到清冷的原野,显得好孤独。小熊贝迪与弟弟争玩具突然发脾气,被熊妈妈说几句就摔门出去,留下来的是该如何做的熊妈妈。当我碰到孩子这种情况,会如何做呢,是责骂、劝说,还是…….但熊妈妈没有去训斥贝迪,甚至没有安抚没有出去找寻出走的孩子,只是默默的创造了故事里的神奇,给孩子留下了自主平复的时间和空间;又给了孩子下台阶用温暖热情的怀抱迎接心情平复下来回家的孩子,这可是我所欠缺的啊。这个故事很平凡、很现实,但我想我做不到,肯定会唠叨,然后小家伙会更固执。(在阅读的时候,小家伙很细心,看到了熊妈妈悄悄放煎饼的手,看到熊妈妈送毯子静静离去的背影,看到了熊妈妈提着提灯轻轻的挂树梢的镜头,懂得了熊妈妈的母爱真是伟大啊。她说喜爱书中的小动物们,那么友好、热心的想帮助小熊,1起分享,她好像是感悟到分享的快乐。)。

相似内容
更多>